前言

我初次了解到开源之夏活动是在大一上半学期期间的第二届OpenHarmony技术峰会上,我听到了这个名字,当时的我对于OpenHarmony和OpenAtom都知之甚少,也没有能力去参与开源之夏的项目,所以也没有深入的了解。而真正的对开源之夏有所了解是发生在了大一下半学期的春耕校源行,在校源行的主会场,开放原子的工作人员也是介绍了一下开源之夏活动,我也是加入了活动群,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报名参加,因为我依旧认为我没有能力承担独立的开发。而随着大二下的到来,我一直在由于大二升大三的这个暑假我是去实习还是在家里做项目,虽然手上有鸿小易这个待完善的项目,但我个人其实对如何继续完善它并没有很好的规划,我也担心我会不会因为这个项目的目标不明确而荒废一个假期。这个时候又是子安学长拯救了我,他推荐我去参与开源之夏,与此同时曾老师和开源协会团队也将开源之夏当做工作重点,我也因此决心要尝试去进行开源之夏的项目计划书的投递。

我登录到了开源之夏的活动官网,进行实名认证,提交了之后我就等着说审核完了再开始整项目计划书吧,结果第一次实名审核还没通过,有错。我只好修改再审,再审提交后没几天我们就全部结课了。我只好开始了期末复习,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有一科“天书”我真是心里打鼓能不能过所以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期末复习中,想着说等期末考完再投递。结果期末前三天我又突然担心起来会不会截止时间等不到我期末考完,于是又一次前往官网查看,结果发现还真等不到,我只好先放下手头的复习,因为那时各科复习都在稳步推进,“天书”也有了眉目,所以就花了5个小时左右,终于是把简历和项目计划书给整完了,期间还和导师通了几封邮件。有一说一这么晚才和导师联系而且我的项目计划书又是短时间干出来的,真怕过不了。

在期末考完之后我再次登录官网看会不会有什么进展,结果却看到了公告说时间延长了,到现在还没截止,哇我直接炸缸了。不过倒也还好,算是帮我省了点事,可以小小的放松一下了,期末周真的要死人了孩子。

随后又有几个兼职和老师的的项目机会横插在了我提交项目计划书到中选出结果的这段时间里。我内心也还是担心我无法中选,所以也先都拖着说等开源之夏的结果。就这样我怀着这种忐忑不安、但又充满希望的心境一路等待到了28号。

1751195653463.png

邮箱的提示音将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紧接着,协议的签署、群聊的组建、其他项目安排的善后就接二连三的排了上来,像是梦一样的确认了我的中选,以及接下来三个月我生活的基调。

1751196415807.png

我也是特意的问了一下老师能否写成博客文章的形式来进行记录,也是获得了老师的同意,要不没准这篇文章就胎死腹中了。